Welcome to Infelligent
張貼日期:2025/3/2
How to Avoid Scams: The Psychology of Scamming
翻譯:陳淑婷 睿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資深引導顧問
為什麼人們會上了詐騙人士心理伎倆的當?了解如何避免詐騙並不簡單,因為很難看清其中警告的線索。而且我們的性格特質會讓我們更容易受騙。「大多數關於詐騙的討論焦點不在心理學層面。他們的重點是損失了多少錢或責怪受騙者,」Hogan首席科學長Ryne Sherman博士觀察到。「這其中遺漏了一點,就是讓人陷入詐騙的心理面向。」
科技只會讓詐騙變得更容易。雖然科技的發展為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人工智慧和其他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心理風險。在虛擬世界中,人們比面對面更容易受騙。舉例來說:一名女子最近在 Instagram上因為一場用 AI 生成影像打造出的愛情騙局受騙,損失了約 85萬美元。
Ryne說,「不只是個人會受騙,公司也會。」例如,AI 語音複製可以讓常見的CEO 冒充騙局更具說服力。他說「某一天,你可能會接到一通聽起來像是你老闆的電話,跟你說你需要轉帳。」
一些常見的在線詐騙類型類型包括信任詐騙、虛假技術支持詐騙和身份盜竊詐騙。讓我們檢視其中的一些警訊。
信任騙局涉及詐騙者在偷取金錢之前,先與受害者建立融洽的關係。他們一開始可能是從一個未知號碼發發送簡訊,上面寫著「您好嗎」。這些騙子會花好幾個月的時間建立關係、友誼或戀情,然後開始下手。他們可能介紹一個假的金融APP給受害者,其實是會偷竊金錢的應用程式,假借幫助對方的幌子,在看起來像是投資受益越來越多的同時竊取資金。信任騙局也稱為殺豬盤詐騙,所指的是在屠宰前對先把動物養胖。
技術支持詐騙有多種形式 - 看似來自 Amazon、病毒軟體公司、PayPal 或 Walmart 等知名公司的電子郵件或文件。這些詐騙人士騙受害者下載可以進入系統的假軟體,或是退還他們從未交易的款項。他們說服受害者登入自己銀行帳戶,號稱可以將未收到的款項退還給他們。有很多情況,詐騙者會要求對方用儲值卡的方式付款。
盜竊詐騙涉及偽裝成執法機構的詐騙者。對方讓受害者相信他們的身份被盜並被用於犯下嚴重罪行。到最後,他們表示願意幫助受害者找回清白,讓他們用銀行帳號或刷卡付錢。
因為已經有夠多的人上當,讓詐騙集團認為值得繼續此道。部分原因是因為人都是本能地信任他人。Ryne說,「我們通常傾向於相信別人不會騙我們,而且老實說,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這樣沒錯。如果你假設每個人都想欺騙你,人生就真的很難,」因為我們想要相信別人是誠實的,所以我們會以善意回應友善、有幫助的訴求。基本上,如果我們認為有人想要幫助我們,我們就會覺得願意幫助他們。
有些人可能比較容易受騙。對網路、社群媒體或科技不熟悉的人被騙的風險更高。同樣的,對於什麼是合法、什麼違法不夠確定的人,也比較容易上當。生活面臨困境的人,可能因為詐騙者承諾能在經濟上予以協助,讓他們有了希望,因而容易受騙。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質,這會影響他們掉入網路詐騙陷阱的可能性。Ryne點出霍根測評中的三個相關維度,是讓人比較不會上當的特質:霍根發展調查(HDS)的多疑(Skeptical)維度、霍根性格量表(HPI)的人際敏感度(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以及動機、價值觀、偏好量表(MVPI)的利他主義(Altruism)維度。
多疑的維度顯示一個人對別人的信任度。低百分位的人看起來比較能夠理解、信任他人,而高百分位的人則看起來對他人比較容易遲疑。
人際敏感度的維度則是一個人在別人眼中是不是敏感、在社交上比較敏銳。低百分位的人比較容易呈現批評、懷疑的態度,高百分位的人則看起來比較容易相處、避免衝突。
利他的維度則是對於幫助別人、讓社會更好的理念。低百分位的人對幫助別人的重視度較低,而高百分位的人則比較容易主動協助他人。
遇到那種對方假裝是高階主管的詐騙手法,接到好像是公司執行長的訊息,比較容易讓人卸下懷疑的心。有的人可能因為想要博取執行長的好印象,甚至很想要幫助對方達到對方的要求。
如果某件事看起來好到令人難以置信,那它可能就真的不該相信。「我即將透過一個陌生人介紹我下載的交易APP賺到一大筆錢,這是真的嗎?」Ryne 表示,「這應該是第一個危險信號。」
避免掉入線上詐騙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驗證來源。如果聯絡的人宣稱自己是某技術支援單位或官方機構,請掛掉電話,找到該組織的聯絡電話,自己直接打過去。
「我聽過一個人接到 [自稱是] 紐約某區代表打來的電話。對方說他的父母因與毒品有關的罪行而被通緝,即將被驅逐出境,」Ryne說,同時提到時間的急迫性是另一個危險訊號。接到這通電話的這個人驚慌失措。他衝去店家拿了一張儲值卡一路走到收銀台,才開始有所懷疑。他掛斷了詐騙騙子的電話,直接致電給該區辦公室,也確認這的確是詐騙電話。
「誰都可能被騙,」Ryne 說。「大家彼此分享自己的經驗談,比瞞著不說更能有效防止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