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Infelligent
張貼日期:2024/7/12
Career Success and Inequality
翻譯:陳淑婷 睿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資深引導顧問
職涯的成功充滿了不平等。我們並不是從同一個起跑點開始,也不會停在同一個地方。有些人在企業階梯一路順遂,擁有財富,有些人則是領著幾乎無法維生的低工資,在工作上辛苦掙扎。那麼,是什麼決定了誰能擁有成功的事業,誰不能呢?
最近在《性格科學》博客中,Ryne Sherman博士與Blake Leopp兩位主持人與愛荷華大學管理與創業系副教授暨Mahoney Fellow 的Rong Su博士一起討論職涯的成功與不平等。
Rong 是一名組織心理學家,她研究的是預測人們個別差異對工作績效、滿意度、成功的影響。她討論五個要素上的個人差異:(1)職業興趣,(2)性別,(3)社會經濟地位,(4)性格與(5)智力。
職業興趣是人們對不同工作活動、職業領域或環境的偏好。「興趣是影響人們職業選擇的極大驅動力,」Rong說。人們往往受到跟他們興趣重疊的工作所吸引。探究、社交、商業和藝術都是職業興趣的類別。
興趣是可以預測收入與職業聲望的要素。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收入範圍,所以興趣影響收入。興趣促使人們在職業生涯中選擇不同的活動,例如要進行研究或行政管理。它們還可以成為驅動績效的內在動力的來源。「一個人的興趣和他們的工作之間的契合度可以預測他們的表現水準,」Rong說。
比方說,工程師通常會有實體面的興趣,包括操作物品、進行動手做的活動、用程式解決問題等等。喜愛這樣的工作就可能造就出傑出的表現者。「卓越的IT專業人士或工程師這類的個人貢獻者,通常會被拉拔至管理階層,」 Rong 指出。「從以物件為導向的工作轉型至需要領導、影響他人、以人為本的工作,會造成不適應,需要一些調適。」
性別角色會影響某些人可能的興趣類型。「平均來說,男性傾向於以物件為導向的職業,而女性則偏向以人為本的職業,」Rong說。另一方面,商務相關的興趣面在歷史上是由男性主導,但是現在已無性別差異。(這些整體分析的數據主要取自過去數十年北美洲的資料。)
是什麼導致性別之間的這些興趣差異?Rong 引用了戈特弗雷德森 (Linda Gottfredson) 的限制和妥協理論。這項理論提出,人們可能會在性別角色的社會、種族和文化規範中限制他們的興趣。性別可能是人們如何看待可接受的興趣和不可接受的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
社會經濟地位(SES)對於職業成功有很大的影響。Rong說:「來自較高『經濟社會』背景的人在成績、教育程度與職業結果上通常有優勢。」SES 影響職業的興趣,後者影響職業的選擇。
想像一下這樣的情境:兩個女孩都有以事物為導向的職業興趣,現在假設女孩們會根據社會經濟地位接觸到不同的經歷。一個女孩可能會參觀科技博物館,成為一名材料工程師。另一個女孩可能會在放學後花時間在家庭汽車修理廠,成為一名汽車技術員。像這樣的早期經歷塑形出人們在成年後可能投入的工作活動。
「我們該如何培養興趣,藉此幫助人們知道有哪些職業是可能的?」Rong問道。跨越社會經濟上的障礙需要早期干預。榜樣和接觸不同活動有助於激發和加強不同社會階層的職業興趣。
當然,性格也會影響事業上的成功。「性格對工作績效非常重要,」Rong說。在大五性格模型中,特別影響績效的一個性格特質是盡責心。具有高度的盡責心 - 例如,在霍根性格量表的審慎(Prudence)維度上是高分,會與努力工作、可靠性、有條理、順從有關。其他因素也與績效有關,具體取決於工作的需求。
性格是崛起型領導和效能型領導的影響因素。一個崛起型領導者往往看起來很有魅力,追求領導角色,並被視為領導者。效能型領導者建立並維持一個高績效的團隊,透過團隊績效來完成工作。性格和職業興趣可以預測誰有可能取得領導職位,誰有可能有效地領導團隊。
在比較智力、性格與興趣如何預測職業與教育結果時,Rong發現智力似乎是影響力最大的要素,可以預測學業的表現、教育程度、職業聲望,甚至收入。
智力的個別差異對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有什麼影響?可能有三種可能性:(1)這些因素中的每一個都可能產生獨立的影響。興趣、性別、SES、性格和智力不會真正相互影響。(2)這些因素可能具有集體效應或累積效應。例如,智力和社會經濟地位將相互促進。(3)根據資源替代的假設,這些因素可能產生效應。智力和性格可以替代或幫助人們從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中趕上來。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已經找到支持獨立效應的數據,」Rong說「個別的差異各自獨立影響個人未來職業。社經地位的優勢始終存在。擁有智慧、擁有盡責這些受到喜愛的特質,也帶來優勢。但是在某些領域上,我們也發現可以支持資源替代效應的數據。例如在收入上,盡責與智力也會幫助人們追趕上。」
理解到這五個面向可能個別影響職業的成功之後,可能帶來正向的展望。例如,如果性格與興趣的比重超過社會經濟地位,那麼,像是對於不同活動的教育上提早接觸,這樣的努力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向孩子們介紹不同的職業領域,讓他們了解有哪些可能性,就是真正有效的干預措施。「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去除這些不平等,但是能夠改變或減少這些落差的要素,可以幫助人們用不同的方式看世界,讓他們知道有哪些可能性。」Rong說。
在盡量減少職業成功中的不平等上,當選才與錄取的決策是透過認知測驗時,可對會對某些群體帶來負面的影響。Rong建議結合非認知的評估 - 例如,使用興趣評估或性格測評,可以減少負面的影響,並增添多樣性。
參考資料:
Gottfredson, L. S. (1981).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545–579.
Damian, R. I., Su, R., Shanahan, M., Trautwein, U., & Roberts, B. W. (2015). Ca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lligence Compensate for Background Disadvantage? Predicting Status Attainment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9(3), 473–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