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伊隆·馬斯克

張貼日期:2022/12/3

作者:Hogan創始人Robert Hogan博士,首席科學長Ryne Sherman博士

翻譯:陳淑婷 睿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資深引導顧問

每一個領域中,有的人的工作以做事為生,也有人則以批評別人的行為為生。電影評論家、文學評論家、音樂評論家、建築評論家、外交政策評論家和商業評論家都是。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無疑是第一種人,但身為全球首富的他,也理所當然成為大眾批評的對象。最近幾周,馬斯克在商務的決策上面臨極大的批評,然而,他的傳記中沒有任何內容顯示馬斯克是個自戀、惡毒或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伊隆·馬斯克是誰

馬斯克於1971年6月28日出生於南非普利托里亞。他的父親 Errol(埃羅爾)是一位富有的工程師、企業家、投資者和房地產開發商,也是尚比亞一家祖母綠礦的半個擁有者。因母親是加拿大人,因此他在1989年移民至加拿大,並於1991年移居美國,就讀賓州大學,取得物理與經濟學學位。

1994年,馬斯克搬到加州帕羅奧圖,在史丹佛大學就讀研究所,也很快決定加入網際網路的熱潮。他以有錢又有才的兄弟的投資加上父親的貸款創立類似旅行搜索引擎的Zip2(馬斯克寫其中的程式),之後以3.07億美元的金額賣給康柏(Compaq)。隨後他創立線上金融服務公司 X.com,並與擁有PayPal的網路銀行Confinity合併,然後成為執行長。馬斯克與彼得·泰爾(Peter Thiel)因搜尋引擎的紛爭,被董事會趕出,但在2002年泰爾將PayPal出售給eBay時賺了1.758億美元。

2002年,馬斯克創立民營航空飛行器公司SpaceX。雖然一開始相當困難,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簽訂了一份價值達16 億美元的協議之後,公司營運開始步入正軌。2015年,SpaceX啟動了Starlink,將一系列的衛星串連,將網際網路的服務提供至偏遠地區,也是烏俄戰爭中烏克蘭軍方相當倚重的資源。

2004年,馬斯克挹注650萬美元的資金投資新創電動汽車特斯拉(Tesla),然後在2008年成為執行長暨產品設計師。他的動作在當時受到很多人的批評。這些人認為電動車沒有未來性,而且汽車市場早已飽和。在撰寫本文之時,特斯拉已成為全球第6大最有價值的公司,僅次於排名第五的亞馬遜,領先了排名第七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2016年,馬斯克創立Neuralink,是一家探索計算機驅動的人工智慧與神經科學之間關係的企業。2017年,馬斯克創立高科技隧道挖掘公司Boring Company。2017年,馬斯克表達想要收購他最喜歡的線上社群媒體平台推特,這個平台被認為是一個有價值但經營不善的企業。2022 年,馬斯克在這波討論熱潮與媒體的關注下成功收購推特。

雖然現在要判斷推特在馬斯克的領導下會有什麼樣的表現還算太早,但在此,我們已經看到許多驚人、大規模、成功的業務發展。這也自然地衍生出一個問題:世界首富馬斯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更具體地說,造就他成功的心理關鍵是什麼?

馬斯克是什麼樣的人?

我們認為有三個面向可以觀察,就是權力、結構和風格。權力是與認知能力有所關聯;結構與認知取向有關,風格則是與人際影響力有關。在權力方面,馬斯克非常聰明,擁有物理與經濟學的背景,比大多數人更懂數字、技術和財經。此外,他的事業夥伴也說,他相當善於商業趨勢的預測,也能敏銳地看出其他人論述中的瑕疵與偏見。所以說,他很聰明,也具備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 而並不是所有聰明的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他不善於規劃;他採取行動,評估自己的決策。或者就如他在11月9日的推特上所說:至於結構,馬斯克與大多數企業家有著相同的取向——霍根對他們有很多數據。相對於普通人,企業家是分析的,基於數據的問題解決者,精力充沛和勤奮(每周工作100小時是正常的),對風險無所畏懼,競爭激烈,並專注於產生影響和改變。努力工作、無所畏懼、競爭和以成就為導向——無論認知能力如何,成功的關鍵因素

至於結構,馬斯克與大部分的企業家有著同樣的取向 —霍根在這方面數據非常豐富。相對於一般的人,企業家是分析性、數據導向的問題解決者、活力充沛、努力工作(每星期工作100小時算正常)、不怕風險、競爭性強、聚焦於發揮影響力與造就改變。努力工作、不畏懼、競爭性強、成就導向這些特質,無論認知能力如何,都是成功的關鍵要素。

馬斯克也說自己患有亞斯伯格症,這是一種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SD),而這種精神多樣性的狀況可能影響他的人際風格。根據我們的經驗,ASD在工程師、數學家、棋手和企業家中相當常見。

認識馬斯克的人形容他是「派對的焦點人物」,這觀察更近一步證實他的活力,他曾經擔任頗受歡迎的喜劇節目《週六夜現場》的主持人。工作之外,他經常看起來很機智、經常顯得機智、狂妄、調皮。

至於馬斯克的領導風格和效能,這就延伸出一個有趣的問題。領導力的重點在於建立高績效團隊,而優秀的領導者是樹立其他人想要效仿的典範的人。整體而言,企業家是糟糕的領導者。他們跟大多數財務和工程相關的管理者一樣,只對結果感興趣,不在乎人們的感受。馬斯克也說自己是一個嚴格的「奈米管理者」,沒有耐心,又很快就能挑出錯誤。他是行動導向的人,不太關心員工的敏感性。

馬斯克並不是第一個大家公認難搞的領導者。我們之前曾經談到「蘋果悖論Apple Paradox」:像史蒂夫賈伯斯這樣奸巧、令人不喜的人如何建立像蘋果這樣成功的企業?我們的回答有兩個層面。一方面,CEO最關鍵的能力是對產品和市場做出正確的決策,而不是擔心人們的感受。另一方面,低於CEO底下優秀的管理者通常會保護員工,讓他們免於受到CEO不良行為的影響。我們知道馬斯克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平庸的領導者,但這是跟誰相比?祖克柏?貝索斯?蓋茲?威爾許?洛克菲勒?

最後,還有推特,還有馬斯克最近針對績效不彰、管理不佳的企業所採取的重組行動如何影響它。雖然之前推特的執行長承認推特員工人數過多,但是在還沒評估員工職能與績效之前就解聘一半員工這個動作,明顯是錯的。如此倉促決定的裁員動作會讓員工產生不必要的擔憂與困惑,對公司的績效不可能有正面的影響。另一方面,馬斯克和他的工程師團隊已經針對Twitter業務的各個層面進行詳細且周密的檢視,這個動作是改善流程與產品的關鍵第一步。馬斯克也對自己的新員工說:「革命不是謹慎進行的。所以我們會嘗試一些希望不會破壞現有系統的作法,但是......只要我們保持敏捷,我們能迅速做出反應,改善事情並調整錯誤,我認為一切都會好好的。」

對於馬斯克的收購和裁員的動作,許多假裝是馬斯克的人在推特上嘲笑新的當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些嘲諷的目標不是推特執行長、世界首富的話,這其中的一些作為其實就是網路霸凌。無論如何,大部分批評似乎都受到批評馬斯克政治觀點的人士所影響。但像大多數企業家一樣,尤其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馬斯克並未因此退縮。反之,他用自己的諷刺推文回擊,並改變有關冒充帳戶的規則。目前很難判定收購推特對馬斯克有什麼影響,但如果要根據他過去在商界所做的冒險來評估,那麼要下注說他會失敗其實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