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選才的三類技能

張貼日期:2021/5/21

3 Skills to Guide Employee Selection

https://www.hoganassessments.com/blog/skills-guide-employee-selection/

翻譯:陳淑婷 睿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資深引導顧問

公司在員工選才的過程中,最能突顯出組織的重要理念。比方說,重視「不以貌取人」理念的雇主,通常會在選才機制中置入較公平的做法。雖然選才過程因組織而異,採用適用所有人的模式,就能確保您的組織在評估候選人時,無論是高階或新進員工,都能以理智的方式來做評估。用這三大類型的技能來思考候選人,會讓組織更強,也可以預防聘用到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人際關係薄弱的人

人際技能:可以跟其他同事好好相處嗎?

人是社交性的動物,這表示選才的經理人在過程中必須思考人性化的一些問題:跟這個人一起共事、相處會不會有收穫?雖然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卻往往被忽略。雇主常常會注意到突出的候選人,但是如果一個人無法與他人好好相處,或是不願意跟人相處,這樣的人往往會影響組織士氣。

高科技魔人賈伯斯就是一個絕佳的範例,這位無論在智慧或是創意上都能力出眾的大師,在情緒上卻非常難相處。這個問題從他一開始踏入職場就看得出來。他在Atari工作期間,他的雇主還特別排他在晚上輪班,才不會把其他同事惹毛。Atari創辦人之一Nolan Bushnell後來就回憶道賈伯斯「通常是房間裡最聰明的人,他也一定會讓大家感受到這點。」他為人多疑、好辯、理直氣壯、衝動,往往設定很難達成的標準,而且情緒不穩。他不在意人際關係的技能,這也影響他跟其他主管相處的狀況。Pixar跟Apple的員工也都承認跟他共事很辛苦,需要展現幾乎沒有自我的狀態,因為他們會常常被欺凌,也必須對他極度尊重。雖然他的才華讓他成功,他嚴酷的性格讓他無法在Apple擔任執行長,最後終究被公司趕出。

組織或許因為有一位高手而沾沾自喜,但是將重點放在聘用高人際能力的候選人更是有所助益。現在的領導人帶領的員工,大多需要執行團隊導向的工作。 在這樣的團隊擔任領導者,卻缺乏需要的人際技能,就會影響到生產力。所以,為了已經在組織裡服務的同仁們好,雇主必須確保選才的機制要把人際的技能作為選才的重點。

學習技能:可以把工作做好嗎?

新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且速度越來越快,這表示專業人士必須不斷學習,讓自己在工作上更能跟上不斷進步的步調。負責選才的經理人應該考慮,不只是工作上的技能,也要考慮候選人是否有足夠的好學態度,以及學習的精神。即使是高階主管的層級,也不能將學習的技能視為理所當然。《The Perils of accentuating the Positive (直譯:突顯正面優勢的危險)》一書的作者Steven Berglas, PhD就在書中指出,「即使超級聰明、有能力的人」也會「忽略自己持續調整的能力,並且面臨舊有模式被挑戰時,變得抗拒新的資訊。」

Berglas舉百貨業大佬Montgomery Ward & Co.執行長暨董事長Sewell Avery為例。他接手這家百貨公司之前是 United States Gypsum 的執行長。在189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成長的他,將勤儉持家的行事作風沿用於企業的管理,公司因此沒有債務。在大蕭條的時期,這種做法相當有效。其他競爭業者因為經濟的不景氣被迫關門大吉,但是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卻逆勢成長。J.P. Morgan 對 Avery的領導能力頗為讚賞,聘用他來整合 Montgomery Ward & Co. 百貨公司。Avery 在戰後維持這勤儉的風格,行事作風沒有彈性,即使部屬規勸,仍然不願意在郊區開展百貨據點。他認為很快就會有另一波大蕭條。但是其實沒有。最後 Montgomery Ward & Co.無法趕上其他競爭業者。如果Avery 維持他的好奇心,持續學習市場脈絡,現在 Montgomery Ward 或許仍有不錯的發展。

無論工作的狀況如何,學習的技巧與對新體驗的開放性,都是很有價值的能力。選才的機制必須聚焦在勇於脫離既有模式、讓自己學習能力更有彈性的候選人。最近爆發的COVID-19病毒是很好的提醒,提醒我們用一些好奇心,一些開放的態度來面對新的商業環境、組織與團隊結構,以及社交的狀況。

工作敬業:能不能受到鼓舞,好好把工作做好?

具有社交技巧、聰慧、適應性高的候選人,即使沒有努力工作的積極度,也可能無法做好工作。積極度取決於影響工作成果的個人價值觀。如果候選人不認同這份工作或公司的願景,就無法在公司裡長久服務。因此,選才的經理人應該審視候選人與組織的價值觀是否有所匹配。美國影集《我們的辦公室The Office》雖然是虛構,但是卻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裡面的Stanley Hudson就是一個沒有工作動機的員工。

雖然表情總是冷漠的 Stanley曾經在Dunder Mifflin Paper 紙業公司創造超高的業務佳績,卻沒有任何動力想要做超過自己份內的工作,他常常說的口頭禪就是「不要」、「我不在乎」。他拒絕指導像是Ryan這些年輕的員工,每天準時五點下班,平時工作時會睡午覺、開會時做拼字拼圖。這部影集很清楚表達出他不敬業的態度:Stanley並不認同老闆 Michael對員工提出的公司願景。影集的第二季裡,Stanley直接對Michael發難:

你有什麼問題?你有沒有腦?你知不知道怎麼經營這個辦公室?每一天你做出比前一天更愚蠢的事。我都在想:『他不可能比這個更蠢。』但是你怎麼做呢?你找到更蠢的作法,天啊。你是一個專業的白痴!

Stanley 跟 Michael之間的衝突成為劇情的一條支線。Stanley的情緒也在第五季直接爆發,因為在一個不喜歡的工作環境工作導致的極度焦慮而引發心臟病。回來上班的Stanley,身上裝置了一個焦慮探測儀,每次 Michael靠近,探測儀就發出警示。雖然這是虛構的劇情,Stanley對工作的不滿意所導致的健康問題,是有醫學的根據的。根據蓋洛普的調查,71% 的美國人不喜歡他們的工作,因此不會努力工作,或是無法對公司表達忠誠。 除此之外,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也顯示,與自己不認同的雇主共事,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比較高。

與組織價值觀的整合,的確會影響員工在工作上的認同感以及他們的健康。反之,對工作的認同感與健康也影響員工是不是會努力工作。教育心理學家Lee Cronbach的結論說得很貼切:「如果每一個環境都有最好的生物體,每一個生物體都有最適合的環境。」

選才機制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好的數據與觀點

檢視候選人,評估他們的能力時,很有幫助的作法,就是將這三項能力作為選才效果的整體參考。了解候選人在這三項能力上的立足點,可以協助雇主做出最好的選才決策,並且認知到那些領域需要多注意或加強培訓。

References

1. Larcher, A. (2019, August 16). Hogan Assessments Launches a New Product to Help Organisations Recruit the Right Candidates. Swiss Entrepreneurs Magazine.

2. Fernandez, J. (2018). The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Meet Steve Jobs. Hogan Press.

3. Cassidy, M. (2016, August 12). Cassidy on Nolan Bushnell: ‘Steve Was Difficult,’ Says Man Who First Hired Steve Jobs. Mercury News.

4. Heerwagen, J., Kelly, K., & Kampschroer, K. (2016, October 5). The Changing Nature of Organizations, Work, and Workplace. Whole Building Design Guide.

5. Kaiser, R. (2009). The Perils of Accentuating the Positive. Hogan Press.

6. Blacksmith, N., & Harter, J. (2011, October 28). Majority of American Workers Not Engaged in Their Jobs. Gallup.

7.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1999). Stress… At Work (Publication Number 99-101).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8. Cronbach, L. (1957). The Two Disciplines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York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