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譽與自評的差別

張貼日期:2017/4/30

Rethinking Personality - by Robert Hogan

重新思考個人性格

測評的玄學

聲譽(reputation)是影響職場生涯的關鍵,而非自我分析。若要更細部探究,就需要從評測的玄學開始討論。比奈(Binet)發明了第一套高接受度的心理測量工具,用以鑑別學童在學科上的表現。法國大革命後,政府希望推動普及教育,希望掌握公立學校教育系統的受益對象。比奈開始研究系統化的方式來鑑定哪些學生能夠在普及教育制度下受惠。他想要預估學業上的表現。

特曼(Terman)將此系統譯成英語版,發展成斯坦福-比奈(Stanford-Binet)量表,用以鑑定智力。所以我們從預測結果演變至測量個體。加州心理量表(California Psychology Inventory, CPI)1與霍根性格量表(Hogan Personality Inventory, HPI)2測量的是預測表現、績效(predict performance)。卡特爾16PF (16 Personality Factor)3與NEO-PI 五大人格特質量表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4則是試圖測量特質(measuring traits)。預測表現與測量特質是兩件本質不同的事。

從比奈的年代至今,這期間歷經許多變化。他認為測評的目標是要預測非測驗的行為。測評的功能就是要預測在某個領域的表現狀態。如果身為宇航員,您的表現會是如何。如果需要單獨工作,您的表現會是如何。如果在礦坑底層,您的表現會是如何。評測的目標是要預測非測驗的行為模式,而不是要測量個體。智力是一個定義模糊的概念。一般人認為智力就是智力測驗要測試的東西。即使過了這麼多年,還是無法說清楚。

特質是腦內的虛構體。如果無法很明確形容這些東西,那要如何判別這項測評是否正確呢?所以說,要測量這些實體,其實是無意義的行為。沒有所謂的目標,因為沒有地方可以去。唸研究所時,我第一天上統計課,我就說:「天啊,這是一群柏拉圖主義者。」課程討論真實分數(true score),我就提出質疑:「到底什麼是真實分數?」這些怎麼可能是真實的分數?那是柏拉圖,是一種在非空間、非時間、有點在雲端摸不著邊的理想境界。那是柏拉圖式的論述,是一種跟空間和時間無關、有點摸不著邊的理想境界,跟嬰兒耶穌的故事差不多抽象。換句話說,根本沒有真實的分數,這就只是單純的你的分數。

我拿到博士學位時,幫自己買了一本維根斯坦(Wittgenstein)著作之《哲學探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5給自己當畢業禮物,只因為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感到好奇。它的內容延伸柏拉圖的論述,也討論到這一點。一個東西是什麼意思?簡單地說,維根斯坦認為,某件東西的意義取決於你如何使用它。分數的意義取決於你可以從中預測出的內容。如果無法用來預測任何東西,就毫無意義。意義不在於你測量的對象,因為你不會知道。所以並沒有所謂的真實分數,這單純只是你得到的分數。測評的目標是要預測結果,不是要測量個體。

自評報告(Self Report)

所以,回答問卷上的問題時,做的是什麼?人格特質理論認為,這行為是自評報告。這種論述的理論依據是試題反應理論(theory of item responses)。它並未反映現實狀態,而只是單純一個有關人們在做什麼的理論。那麼,提供自我報告可能有什麼樣的意義?是不是當你讀到一個問題,像是「我每年閱讀十本書」,然後你的腦海倒轉過回去,回想著「我那時候看了一本書」,然後「我另一個時侯看了一本書」,接著「對了,那時候我又看了一本書」,這樣嗎?你的記憶已經構成,是加工後形成的,是虛構的,是你告訴自己的故事。根本沒有什麼理論的影片可以回去印證。所以人們並不是提供報告,而是簡報。這些訊息操控了你,你這位坐在書桌前的人,控制你的反應。這就是聲譽的管理。

自評報告不僅和理論無關,它只是單純描述你在做什麼,同時也不符合事實。之前與我共事的強森(John Johnson)曾經進行一系列很精彩但沒有人看的實證研究,將自評報告與簡報做比較,研究中發現,自認提出自評報告的觀點並沒有實證,倒是認為是簡報的論述有諸多實證。

人格特質理論專家的想法全錯了:他們提出的測量目標有誤,認定測量的是個體,但並非如此。他們對特質的想法也是錯的:人沒有特質,他們有的是自己的盤算(agenda)。這個論點在操作面向所訂定的定義 - 自評是在做什麼,這一點也錯了。你可以把測量定義成依據規則來分配數字。如果是這樣,你就測量了某樣東西。但是,我們進行性格測評時,其實只是自評簡報的樣本。

本系列摘錄自霍根博士在2016於巴西舉辦的 WAPP研討會所發表的演講。除此之外,霍根博士與福斯特(Jeff Foster)也將演講內容作為論文《重新思考性格特質》一文的基礎,發表於2016年《國際人格心理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son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