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Infelligent
張貼日期:2025/1/3
Six Approaches to Scaling Teamwork
作者:Dr. Gordon Curphy, Managing Partner at Curphy Leadership Solutions
翻譯:陳淑婷 睿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資深引導顧問
因業務下降,讓這家跨國企業合併一些業務單位,因此組成全新團隊,員工也分配到不同的職位,與全新一組的同仁共事。組織並不需要所有團隊都是高績效團隊,但是運作仍需要達一定水準,才能讓重組的效能展現。
許多團隊受到組織重組的影響,帶來了三項重大的改變:(1) 公司如何系統性地測量團隊績效?(2)公司如何促進、培養團隊來改善績效?還有 (3) 這次重組共影響超過一萬個團隊,那麼該如何大規模改善團隊效能?如果每一次訓練一個團隊,無法讓組織系統性改善團隊績效。應該要有不同的做法。公司決定用一套五分式做法來評估。
這項擴展團隊的旅程一開始是檢視團隊效能能力,並篩選不測量的部分。之前的做法已經過時,團隊測評沒有指標依據,也沒有完整的工具可以改善團隊績效,無法讓他們培訓領導者如何建立團隊,而且費用極高。在調查不同團隊建設做法之後,公司決定用火箭模式來評估團隊。該公司安排16位人資、學習與發展、人才管理、組織效能部門同仁參加認證課,讓他們熟悉火箭模式的做法、團隊評估調查、團隊改善工具。如此的做法,先訓練一批關鍵的主題專家,為公司進行團隊評估。
第二個步驟就是進行團隊參與度活動,影響團隊接受並運用團隊建立做法的決定,廣為宣傳。同時,人資事業夥伴開始受訓,學習要評估與改善團隊績效的攻防。因為他們與當地團隊的連結,人資事業夥伴將成為公司重要的團隊改善管道,也是評估團隊效能的第一線團隊。人資事業夥伴進行一天的虛擬培訓,學習群體與團隊的差異、火箭模式的要素,以及如何設定與解讀團隊評估調查、引導一些最常用的團隊改善工具、執行當責機制,並訂定團隊的行動方案。
第四個步驟就是設計並執行領導者發展計劃,訓練領導者如何建立高績效團隊。這包括90分鐘檢視團隊建立的基礎,並設計一天的領導力發展計畫,讓領導者可以評估並改善團隊績效。第五個步驟是採用E學習課程,指導使用者設定並解讀團隊評估調查,並且引導17個團隊改善活動。這讓人資事業夥伴和領導者擁有一組可以直接上手的工具組,用於改善團隊績效,而且有多種語言可以選擇。
這家公司剛啟動這測量的旅程,在團隊績效全面改善之前,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公司體認到其重要性,也採取行動來解決問題。至於團隊參與活動、人資事業夥伴、領導力發展、E學習倡議的效果,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