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Infelligent
張貼日期:2023/3/13
作者:黃聖峰 睿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教練顧問
是的,大家心裡想的不一樣就是大問題。
著名的牛仔褲 Levi's幾年前在他們的一家美國工廠從按件製造轉向基於團隊的工作和基於團隊的激勵措施。按件工作是技術人員執行接受任務的方式,例如安裝拉鍊,他們根據縫製的拉鍊數量獲得報酬。當導入基於團隊的工作時,人們根據團隊取得的成就獲得報酬 - 這意味著最慢的人決定整個團隊的工資率。
結果呢?當然引發很多不快樂。
在不適合任務或工作流程的地方強加一個團隊結構,會增加轉變成本,而且會惹惱人們。有些任務(如一個人執行的重複性任務)不需要團隊,但是太多的組織都是從團隊是解決方案的前提出發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一個群體就像 . . .比如說,一個讀書俱樂部。有共同興趣的人,他們定期見面,分享對書籍的想法和感受,並相互交流。彼此友好相處,各自收穫豐滿,但絕對不是一個團隊。小孩學校的家長會,雖然家長們都關心學校及班上的事物,也會彼此經驗心得交流,但是每位家長還是最關心自己小孩的功課成績與未來的升學。
團隊有一個明確的共同目標,所有成員都朝著這個共同目標努力。相較之下,團體往往結構比較鬆散,個人成員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和議程。
此外,團隊具有特定的形式和工作流程,目的在優化其成員的技能和屬性,並與共同目標保持一致。團體往往沒有內部結構,不需要明確的方向,通常具有更強的社交功能。
另一個關鍵區別在於相互依存。團隊非常依賴每個人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實現共同的目標,具有高度的工作任務協作。換句話說,除非你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否則我無法完成我的部分。這就是相互依存。相反,團體大多是獨立但一起工作的個人。
隨著任務變得更加複雜和資訊不那麼清晰,團隊往往會出現。協作是團隊的一個決定性特徵,團隊成員積極合作解決問題並完成任務。一個團體的成員獨立工作,但是當任務對於一個人來說更複雜或太大時,它可以演變成一個團隊。
最後,內部規範始終是團隊的一個關鍵特徵,它定義了團隊處理其工作和關係的方式。內部規範指導諸如任務完成,責任感,內部氛圍(如心理安全和社交凝聚力)和團隊效能之類的事情。相較之下,團隊不需要正式的機制評估,因為他們沒有強烈的集體責任感,然而這卻是團隊的標誌。
在將一群人員組織成團隊之前,請三思而後行。讓任務確定需要什麼樣的團隊或團體運作。